日期: 2019-07-30
| 建設(用人)單位名稱 | 廣州和新實業有限公司 | ||||||
| 地理位置 | 廣州增城市中新鎮恒創工業園內 | 聯系人 | 劉益安 | ||||
| 項目名稱 | 廣州和新實業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 | ||||||
| 項目簡介 | 廣州和新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人單位”)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公司坐落于廣州增城市中新鎮恒創工業園內,是集研制、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精細化工企業。公司占地3萬平方米,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硅酮密封膠、氣霧劑生產基地之一。公司投巨資引進歐美的先進工藝、生產技術、設備及檢測儀器,擁有多條萬噸硅酮密封膠、氣霧劑自動化生產線,可滿足世界各地經銷商的采購、加工需求。 | ||||||
| 現場調查人員 | 金陽陽、朱干 | 現場調查時間 | 2018.5.24 | 建設(用人)單位陪同人 | 劉益安 | ||
| 檢測、采樣人員 | 蹇純、肖文欽、陳運平 | 檢測、采樣時間 | 2018.7.23-25 | 建設(用人)單位陪同人 | 劉益安 | ||
|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石灰石粉塵、二氧化鈦粉塵、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丙烯酸正丁酯、液化石油氣、工頻電場、噪聲。放罐工、放蓋工、噴碼工和貼標工接觸的噪聲強度超標,其余工種接觸的危害因素濃度/強度均未超標。 |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用人單位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項目。 職業病防護設施:(1)用人單位應嚴格把控原料采購,保證使用的原輔料不含苯等高毒物質;(2)在現有工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分散和研磨反應罐口設置擋板將其密閉,減少分散和研磨過程有機氣體的逸散;可在調色工位處設置局部通風設施,收集調色過程揮發的有機氣體,降低人員接害濃度;(3)灌裝車間充氣灌裝過程是將有機液體灌入氣霧罐內的過程,根據現場檢測結果顯示,該工序會有大量有機氣體逸散,建議可在現有工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設局部通風凈化裝置,收集有機氣體,降低車間有害物質的濃度,同時也減少對其他崗位人員的影響;(4)生產車間內已設置的防護設施要經常進行檢修、維護,調整,保證通風管道的暢通,確保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充分發揮防塵毒設施的效能。 個體防護:管理人員應督促員工遵守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員工正確使用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個人防護用品方面應強調使用針對有機氣體等化學毒物的氣體濾毒盒,設定好更換周期。 職業健康監護:職業健康檢查是職業病“三級預防”中的第二級預防措施,其目的是及早發現職業損害,以便采取補救措施,防止病損的進一步發展。根據本次評價識別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以及職業健康檢查項目來看,用人單位職業健康檢查存在人數不足。用人單位應根據《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 188-2014)要求,在今后的職業健康檢查中應安排所有接害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及時安排員工上崗前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應急救援:建議用人單位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其中應包含職業性急性甲苯、二甲苯中毒,職業性中暑等內容,并定期組織應急演練,保證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職業衛生管理:(1)補充職業衛生公告欄,公告欄的設置主要根據《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4〕111 號)的要求進行,參照表13-1。 (2)定期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培訓應嚴格按照《關于加強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培訓工作的通知》(安監總廳安健〔2015〕121 號)的要求進行,并做好培訓記錄及檔案,具體詳見表 13-2。(3)用人單位應根據《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 [2013]171 號)的相關要求,建立專門的職業衛生檔案,檔案內容參照表13-3。 |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