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9-07-03
| 建設(用人)單位名稱 | 肇慶建豐石業有限公司 | ||||||||||||||||||||||||||||||||||||||||||||||||||||||||||||||||||||||||||||||||||||||||||||||||||||||||||||||||||||||||||||||
| 地理位置 | 高要區回龍鎮宏基—云峰—鐮溝礦區水泥用石灰巖礦位于高要城區南東105°方向 | 聯系人 | 李錦容 | ||||||||||||||||||||||||||||||||||||||||||||||||||||||||||||||||||||||||||||||||||||||||||||||||||||||||||||||||||||||||||||
| 項目名稱 | 肇慶建豐石業有限公司擴建年產160萬噸水泥用石灰巖露天開采項目 | ||||||||||||||||||||||||||||||||||||||||||||||||||||||||||||||||||||||||||||||||||||||||||||||||||||||||||||||||||||||||||||||
| 項目簡介 | 肇慶建豐石業有限公司經濟類型為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行政隸屬于肇慶市高要區回龍鎮管轄。法定代表人:李錦明,經營范圍為:開采、銷售:露天水泥用石灰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
| 現場調查人員 | 張小龍 | 現場調查時間 | 2018年11月15日 | 建設(用人)單位陪同人 | 李錦容 | ||||||||||||||||||||||||||||||||||||||||||||||||||||||||||||||||||||||||||||||||||||||||||||||||||||||||||||||||||||||||||
| 檢測、采樣人員 | 劉銳山等 | 檢測、采樣時間 | 2018年11月29日~2018年12月1日 | 建設(用人)單位陪同人 | 李錦容 | ||||||||||||||||||||||||||||||||||||||||||||||||||||||||||||||||||||||||||||||||||||||||||||||||||||||||||||||||||||||||||
|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本次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內容共涉及3個工作場所,共檢測工種及點位16個,檢測率100%。本次檢測的矽塵合格率為88.9%、電焊煙塵合格率100%;化學因素有氮氧化物、錳及其無機化合物、臭氧、一氧化碳,檢測合格率100%;本次檢測的物理因素有工頻電場、噪聲、高溫;噪聲合格率為70%,工頻電場、高溫其檢測合格率100%。 |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1)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的通知》規定,本項目屬于采礦業中“非金屬礦采選業”中“土砂石開采”,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定為“嚴重”;同時結合本次職業衛生現場檢測結果,判定建設項目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項目。 (2)“三同時”情況:本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了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編制了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在試運行期間,委托具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的廣東華晟安全職業評價有限公司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中關于“三同時”的有關規定。 (3)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 本項目主要評價因子和檢測項目為粉塵、噪聲、工頻電場、夏季高溫/電焊煙塵、氮氧化合物、臭氧、一氧化碳、錳及其化合物、紫外輻射。 粉塵:作業現場大部分作業人員接觸的矽塵濃度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破碎巡檢工接觸的矽塵濃度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建設單位為作業人員配發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后,可以將作業人員接觸的矽塵濃度控制在職業接觸限值以內。 化學危害因素:建設項目工作場所工人接觸化學危害因素濃度(CTWA)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定點短時間檢測本項目工作場所空氣中矽塵濃度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 物理危害因素:現場檢測結果顯示,建設項目工作場所工人接觸高溫、電焊弧光濃度/強度均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部分作業人員接觸的噪聲強度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建設單位為作業人員配發防噪耳塞后可以將作業人員接觸的噪聲強度控制在80dB(A)以下,能夠達到防護效果。 (4)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評價: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設計落實。建設項目定期組織防護設施使用和保養進行檢查和維護,并初步建立了有關防護設施維護和保養的臺賬及相關記錄。根據檢測結果,防塵、防毒、防噪等措施基本能夠滿足有關需求,能夠達到防護效果。 (5)配置的防毒口罩等個體防護用品,在生產正常、職業衛監督管理措施到位、正確佩戴的情況下,工人接觸矽塵、化學毒物、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能夠滿足國家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6)職業衛生管理評價:建設項目設置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與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職業衛生操作規程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 (7)職業健康監護評價:建設項目委托具有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機構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崗位工人進行了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了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基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建設項目針對矽塵、噪聲和高溫等職業病危害因素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護措施,在正常生產情況下,這些防護設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通過檢測數據顯示,該作業場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均低于職業接觸限值;建設項目為作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要求的個體防護用品后,能夠起到較好的防護效果。 1防護設施補充措施與建議 1.1粉塵防護補充措施 (1)完善潛孔鉆機的職業衛生操作規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潛孔鉆機停止打孔后方可打開清灰口進行清灰,防止設備運行振動較大而又同時清灰引起粉塵大量揚起; ②鑿巖打孔時,盡量保持鉆桿豎直,可有效防止粉塵從鉆孔大量冒出揚起; ③鉆機鉆孔過程中,鑿巖工人注意在上風側適當距離看機;待粉塵沉降后再進行換鉆桿操作;注意著防塵工作服,佩戴粉塵個體防護用品上崗作業。 (2)在不影響生產工藝的條件下,加大破碎機破碎過程中噴水力度,抑制粉塵的產生量,設備爭產運轉時盡量減少作業人員接觸時間。 (3)加強駕駛室、操作間門窗密閉性檢查,及時更換損壞的門窗,并加強員工管理,上崗作業時必須保持門窗密閉,以阻隔粉塵、汽車尾氣。 (4)建議增加鑿巖崗位濕式降塵措施,在工藝技術允許的條件下,對鉆孔孔洞進行施水。可進一步增大鉆孔防塵罩的直徑,提高其防塵效果。 (5)定期維護職業病防護設施,確保防護設施正常運轉,減少跑冒滴漏的發生。 1.2噪聲危害防護補充措施 (1)設備經常性地檢查和維護保養,設備經常性地檢查和維護保養,如經常性地對空壓機等高噪聲設備基座穩定性進行檢查和處理,防止因振動加強導致噪聲源強度增強;同時對設備上潤滑油,更換磨損零件,減少設備機械摩擦,從而降低噪聲源強度。 (2)及時更新液壓振動錘;進行液壓振動破碎時,保持駕駛室密閉,降低噪聲的危害。定期維護生產設備,減少因設備不正常運行產生的振動或噪聲。 (3)加強現場包括鑿巖工、挖掘機司機、自卸汽車司機等佩戴防噪耳塞的管理。 1.3高溫危害防護補充措施 在高溫季節進行露天開采作業時,合理調整工作時間,盡量避開高溫時間,同時做好高溫中暑的預防工作以及應急救援工作。 2應急救援措施 (1)補充完善急救藥品箱內容物,可參見表3-1。 表3-1 急救藥品箱配置參考清單
(3)組織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對高溫中暑、化學危害因素急性中毒等職業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練,每年至少應進行一次。 (4)建設項目應與就近的醫療機構簽訂醫療應急救援協議,建立相應的醫療應急救援體系。 3職業健康檢查 (1)在建設項目實際運行過程中,應及時組織需復查工人進行復查,并將體檢結果及時反饋給工人。做好擬入職員工的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工作。 (2)建設單位應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全部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3)對接觸高溫、噪聲的作業人員補充相應的職業健康檢查項目。 4 個體防護用品補充措施 建設項目作業人員接觸的粉塵主要為矽塵,301-XK防塵口罩的防護參數為KN90,不符合GB2626《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規定的 KN95級別的防顆粒物呼吸器,建議建設項目更換為KN95級別的防塵口罩。 5加強職業衛生管理 1 ①勞動者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況; ②勞動者職業史、既往病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③歷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④職業病診療資料; ⑤需要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其他有關資料,如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包括職業健康體檢委托書和合同,職業健康體檢名單及體檢計劃,職業健康體檢匯總報告及員工職業健康體檢報告,職業健康體檢異常項目復檢結果,職業禁忌證名單及調離情況。 (2)建設單位應充分落實《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在廠區內醒目的位置設置的公告欄,須公布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3)應急救援及防護用品管理 ①建設項目采礦區和辦公室較遠,須在采礦區設置應急藥箱,配備防暑降溫藥品,并配備飲用水供水設施。 ②為了更好地應對應急突發事故,做好應急救援工作,企業可與所在地具有急救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③加強現場作業人員正確佩戴防護用品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加強在三級教育中職業衛生知識的培訓,重點提高勞動者自我保護的意識,使其重視通過佩戴防護用品保護健康的重要性,同時通過獎懲制度杜絕工人不使用防護用品進行作業的現象。 ④進一步完善爆破安全健康和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頻次為應急指揮部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各現場負責人每半年開展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并形成記錄、存檔。 (4)建立嚴格的各類職業病防護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和檢修制度,要有專人管理,確保各類設備、設施的正常、有效運轉。 (5)工作場所中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設備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設置相應的圖形標識、警示線、警示語句和文字等警示標識。經常清潔,保持警示標識清晰可見。 (6)每年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定期檢測。 (7)按照《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的要求完善職業衛生檔案,建設單位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①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檔案;②職業衛生管理檔案;③職業衛生宣傳培訓檔案;④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檢測評價檔案;⑤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⑥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⑦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要求的其他資料文件。 (8)建設單位在與外委單位簽訂委托合同時,應委托給具有相關資質和職業病危害防護能力的單位,并明確雙方在職業病防護方面的職責和義務,確保外包作業范圍內的作業人員職業病防治方面得到保障,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9)如果本項目的生產工藝、產品、產量發生變化時,職業病危害因素在時間和空間上也會同時發生變化,需另作評價。 |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進一步核實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完善職業病防護設施合理性、有效性的分析評價;細化個人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設施的分析與評價;完善職業健康監護的評價內容;專家提出的其他個人意見; | ||||||||||||||||||||||||||||||||||||||||||||||||||||||||||||||||||||||||||||||||||||||||||||||||||||||||||||||||||||||||||||||